水土保持方案的申報
水土保持方案分為水土保持報告書和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
凡征占地面積在5公頃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總量在5萬立方米以上的開發建設項目,應當編報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征占地面積在0.5公頃以上5公頃以下或挖填土石方總量在1千立方米以上以5萬立方米以下的項目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其中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實行承諾制管理,征占地面積不足0.5公頃且挖填土石方總量1千立方米以下的項目不再辦理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手續,生產建設單位和個人自行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水土保持方案/備案項目要在工程開工前做或審批制項目在預可研階段做,就是要在可研審批前拿到水保批復,核準制項目在工程核準前做。
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需要的資料包括文件(如備案通知書、選址意見的函、國有土地使用證等)、主體設計文件(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報告、巖土工程勘察報告)、主體工程相關圖紙(總平面布置圖、地形圖)等,需要注意的是,若項目與其他工程有依托關系,如調用土石方、拆遷(移民)安置、臨時征占地等,均應有相關說明性文件、協議或合同。
水土保持方案一般只做一次,但如果可研或初設變動較大,如項目規;蜻x址有變化才需要重新報批水保方案。其他變化不需要重做,一般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很多時候是在水保專項驗收時)把變化情況到相關主管部門做一個備案即可!
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報工作由開發建設單位或者個人負責。具體編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單位和人員,應當具有相應的技術水平和業務水平,并由有關行業組織實施管理。
水土流失的形式有哪些?
由于導致土壤侵蝕的外營力不同,再加之土壤、地形、植物覆蓋以及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不同形式的土壤侵蝕,主要有:水力侵蝕、風力侵蝕、重力侵蝕、凍融侵蝕和混合侵蝕等五種形式。
1 水力侵蝕
水力侵蝕,顧名思義就是在降水、地表徑流沖刷的作用下,對土壤、土體或其他地面組成物質被破壞、剝蝕、搬運和沉積的過程,簡稱水蝕。
水力侵蝕是分布最廣、危害最為普遍的一種土壤侵蝕形式。常見的水力侵蝕形式主要有濺蝕、面蝕和溝蝕。
(1)面蝕或片蝕:
面蝕是片狀水流或雨滴對地表進行的一種比較均勻的侵蝕,它主要發生在沒有植被或沒有采取可靠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坡耕地或荒坡上。
是水力侵蝕中最基本的一種侵蝕形式,面蝕又依其外部表現形式劃分為層狀、結構狀、砂礫化和鱗片狀面蝕等。面蝕所引起的地表變化是漸進的,不易為人們覺察,但它對地力減退的速度是驚人的,涉及的土地面積往往是較大的。
(2)潛蝕:
是地表徑流集中滲入土層內部進行機械的侵蝕和溶蝕作用,千奇百怪的喀斯特溶巖地貌就是潛蝕作用造成的,另外在垂直節理十分發育的黃土地區也相當普遍。
(3)溝蝕:
溝蝕是集中的線狀水流對地表進行的侵蝕,切入地面形成侵蝕溝的一種水土流失形式,按其發育的階段和形態特征又可細分為細溝、淺溝、切溝侵蝕。
溝蝕是由片蝕發展而來的,但它顯然不同于片蝕,因為一旦形成侵蝕溝,土地即遭到徹底破壞,而且由于侵蝕溝的不斷擴展,坡地上的耕地面積就隨之縮小,使曾經是大片的土地被切割得支離破碎。
(4)沖蝕:
主要指溝谷中時令性流水的侵蝕。
2 風力侵蝕
對于干燥和失去保護的地表,當起風時,也就是說在氣流沖擊作用下,土粒、沙;驇r石碎屑就會脫離地表,這個被搬運和堆積的過程,就是風力侵蝕,簡稱風蝕。
3 重力侵蝕
重力侵蝕是指斜坡陡壁上的風化碎屑或不穩定的土石巖體在重力為主的作用下發生的失穩移動現象,一般可分為瀉流、崩坍、滑坡和泥石流等類型,其中泥石流是一種危害嚴重的水土流失形式。重力侵蝕多發生在深溝大谷的高陡邊坡上。
4 凍融侵蝕
土體和巖體因反復凍融作用而破碎并發生移動引起的侵蝕。
5 混合侵蝕
混合侵蝕是指在水流沖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種特殊的侵蝕形式。常見的混合侵蝕為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種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它不同于洪水,其搬運能力極強,比流水大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它突然爆發,來勢兇猛,歷時短暫,具有強大的破壞力。
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
申請人可在政務服務中心水利局窗口進行咨詢或遞交送審材料→水利局組織專家技術評審(需進行踏勘的進行現場踏勘)→水利局形成評審專家意見書→編制單位對方案進行修改→建設單位從政務服務中心水利局窗口上報項目方案報批稿→水利局審批→水利局通知申請人領取批復,并交納水土保持補償費;
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
申請人將附省級專家庫專家審查意見的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及承諾書在政務服務中心水利局窗口遞交→水利局審批→水利局通知申請人領取批復,并交納水土保持補償費;
《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端帘3址桨笀蟾鏁匪蛯徃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報批稿10工作日完成審批。